大众网
大众网记者 隋宜笑 报道
为积极践行将教育与实践融为一体的理念,深入探究红色基因根脉,在传承中让齐鲁文化的时代风采再现辉煌。
7月9日-16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经会计系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队赴博山、沂源、临淄、淄川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开展了一场沉浸式齐文化专题调研活动,深入挖掘齐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,在寻“根”传承中筑牢“中华之魂”, 在实地探访中触摸历史脉络,体悟精神传承。
红色印记:在峥嵘岁月中感悟初心使命
调研首站,实践队来到淄博市沂源县花岗岩山体深处的618战备电台旧址。这座深藏于山体中的“地下长城”,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重要的国防通讯设施,在国家安全保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在幽暗的坑道与布满年代感的设备间,同学们通过珍贵的史料照片、陈旧的设备和讲解员的讲解,了解了那段“备战备荒为人民”的峥嵘岁月。无数的工作人员曾在这里不分昼夜地坚守岗位,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,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。现如今我们虽然不需要像他们那样在这座“地下长城”中奉献一生,但我们同样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,更加明白了和平年代居安思危的重要意义。
随后,团队前往原山艰苦创业基地,一起来见证原山人从“荒山秃岭”到“绿水青山”的奋斗历程。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以“艰苦奋斗、甘于奉献、改革创新、务实担当”的原山精神为核心,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当年原山人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、奋勇拼搏的故事。曾经的原山林场,面临着资源匮乏、资金短缺等重重困境,他们以“千难万难,相信党依靠党就不难”的坚定信念为指引,凭借着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”的精神,战风沙、斗严寒,一棵一棵地种树,一片一片地造林。他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,住窝棚、啃干粮,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,将原本荒芜的山岭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色家园。在原山林场的发展过程中,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、相互配合,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以不屈的精神绘就着新时代的画卷。通过参观学习,同学们被原山人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的执着所打动,真切感受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实践力量。
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,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,接下来实践队走进焦裕禄纪念馆学习榜样事迹,践行青春担当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、一件件简朴的遗物、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,生动还原了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群众战风沙、斗盐碱、治内涝的艰辛历程。尤其是那把破旧的藤椅格外引人注目,藤椅的右侧被磨出了一个大窟窿,那是焦裕禄同志忍着肝病的剧痛,用硬物抵在肝部,久而久之磨出来的,焦裕禄同志在病痛的折磨下,依然坚守岗位,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兰考的建设中,他心中装着的是兰考的百姓,唯独没有他自己。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“为人民服务”,什么是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。我们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,传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,用车轮丈量热土,以精神铸就担当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,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。
匠心传承:在指尖技艺中触摸文化温度
在博山陶瓷琉璃工坊,实践队成员开启了一场“沉浸式”文化体验。实践队成员通过观摩技艺、亲手体验、与匠人深谈等,近距离触摸非遗技艺的温度,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在琉璃工厂,正是这“十年磨一技”的坚守与“敢为人先”的突破,让我们真正的触摸到“浴火而成的手工技艺”。在陶瓷工坊,从拉坯、施釉到最终的烧制,经过这一步步繁杂的工序,最终得以形成细腻的瓷胎、丰富的釉色让队员们感叹传统工艺的巧夺天工。1400℃的高温朝着我们的面庞呼啸,而匠人们却早已习以为常,匠人手把手指导队员们进行制作体验,玻璃吹制时力度要均匀,塑形要快准稳,反复揉捏中,玻璃浆渐渐失去了最初的温度,变得有些僵硬,需要再次加热才能继续塑形。只有亲手制作,才能真切感受到每一件作品都是匠心与汗水的结晶。同学们纷纷表示“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承,更是齐文化中‘精工细作、创新求变’精神的体现,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鲜活模样”。
文化溯源:在历史长河中解码齐风底蕴
齐桓公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的“尊王攘夷”策略,管仲“以人为本”的治国理念,稷下学宫“百家争鸣”,使得齐文化绚烂多彩,而这一站将带领我们穿越千年时空,扎进了那波澜壮阔的齐国历史洪流。齐文化博物馆似一部立体史书,静静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,一件件文物、一个个场景,生动展现了齐文化“开放、务实、创新、包容”的核心特质。
踏入足球博物馆,同学们则从“蹴鞠”这一古老运动中看到了齐文化的活力。馆内的壁画犹如灵动的历史画卷,徐徐展开。壁画上,齐国的市井街头热闹非凡,百姓们身着古朴的服饰,在空地上欢快地蹴鞠。那飞扬的尘土、矫健的身姿,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蹴鞠在齐国的盛行。从古代民间娱乐的“蹴鞠”,到现代足球的渊源,我们了解到这项起源于临淄的运动如何承载着齐地“尚武强身、乐活向上”的民风,更为齐鲁大地拥有如此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而自豪。
实践感悟:在齐地沃土上,读懂精神的传承与力量
此次齐文化调研之旅,团队成员在多元场景中完成了对“齐文化”的立体解读,既有红色传承中“艰苦奋斗、为民服务”的精神内核,也有传统工艺里“精益求精、守正创新”的匠心坚守,更有历史长河里“开放包容、务实进取”的文化基因。
齐文化从不是历史符号,而是融入血脉的力量。作为青年,我们当接过这份精神接力棒,用行动续写新篇章。我们将把这份从齐地汲取的精神力量带回校园,通过拍摄纪录片、设计“齐文化”主题思政课件、组织齐文化校园宣传等形式,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进行学习资源推广,让更多人了解齐文化,让这份宝贵的精神照亮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征程。
责编:刘佳琦
审签:路时川
责编:刘佳琦
审签:路时川